7月2日,我校接收培养的第二批43名新疆少数民族学员在完成相关实习任务后,安全抵达哈密。至此,我校圆满完成新疆少数民族学员的培养工作。
2011年3月起,作为承担新疆少数民族未就业大学生培养任务的高校,我校先后接收了两批共计74名学员,分别进行为期一年半、两年的培养工作。
接到培养任务后,我校高度重视。党委书记牛书成、校长王清连就做好此项工作多次做出批示并提出相关要求。根据省委提出的“使命光荣,责任重大,任务艰巨”的指示精神,我校成立了“新疆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”领导小组,统一领导和部署有关教学与培训、后勤保障、学员管理等工作。
学校投资20余万元,新建了专用餐厅、厨房、文体活动室,对学员的学习、生活进行了详细安排。制定了完整的教学计划及活动安排计划,并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授课,课程涉及政治思想理论、中国传统文化、计算机应用、农村社会保障、普通话、法律法规、公文写作等方面,重点加强对新疆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的理想信念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,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意识、大局意识和对重大是非问题的辨别能力。
培养期间,学员们先后参观考察了刘庄、百泉校区、焦裕禄烈士陵园、红旗渠、中国文字博物馆、殷墟、黄帝故里、河南省博物院、少林寺、龙门石窟等名胜古迹,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,提高了文化涵养,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。两年来,学员们在哈密政府网河南援疆栏目、《新疆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培训班活动简报》、《球友会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报》、《球友会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新科学院报》等媒体上共发表信息、文章等各类稿件150余篇,表达了学员们对培养学校、对河南省委、对援疆政策的感激之情和深切感受。通过培养,两批学员共有42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我校党校“入党积极分子”培训班的学习,并获得了“入党积极分子”培训结业证。
我校培养工作得到了省委、省委高校工委、哈密地委的高度肯定。《光明网》、《河南日报》、《大河报》、《哈密日报》、《哈密电视台》、《哈密政府网》等媒体多次进行了相关报道。